地方政府採取必要措施的內涵-「限制出境或凍結財產」陳麗雯2022年8月3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案例老王為某化妝品公司的老闆,不料,有一日收到某地方政府的通知,限制老王出境並凍結老王的財產,理由是,老王公司所生產的化妝品可能損害消費者的健康,為避免公司的負責人潛逃出境及脫產,所以有限制出境及凍結財產的必要。請問:該地方政府所做的限制出境及凍結財產是否合法?評析一、地方政府的調查權 消費者保護法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規定:「直轄市或縣(市)政府認為企業經營者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有損害消費者生命、身體、健康或財產之虞者,應即進行調查。於調查完成後,得公開其經過及結果。」因此,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三十三條第一項的規定,地方政府是可以對於老王的公司進行調查的。 二、地方政府的命令權 消費者保護法第三十六條規定:「直轄市或縣(市)政府對於企業經營者提供之商品或服務,經第三十三條之調查,認為確有損害消費者生命、身體、健康或財產,或確有損害之虞者,應命其限期改善、回收或銷燬,必要時並得命企業經營者立即停止該商品之設計、生產、製造、加工、輸人、經銷或服務之提供,或採取其他必要措施。」故地方政府調查後,若認為有必要,是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。但是否包括限制出境及凍結財產呢? 三、消費者保護法第三十六條所稱之「必要措施」,不包括限制出境及凍結財產 對於消費者保護法第三十六條所稱之「必要措施」,是否包括限制出境及凍結財產,並非沒有爭議。不過,目前的實務是採取否定的立場。也就是說,消費者保護法第三十六條雖然規定,地方政府經過調查後如果認為有必要,可以採取必要措施,但不可以限制公司負責人出境或凍結財產。主要的理由是,從依法行政的觀點來看,消費者保護法第三十六條所稱之「必要措施」並非指所有一切之措施均可以採取,應僅限於與「命其限期改善、回收、銷燬,或命其立即停止該商品之設計、生產、製造、加工、輸人、經銷或服務之提供」等措施相當且具有關連性者為限。小結地方政府應不可限制老王出境或凍結老王的財產,對於地方政府的限制出境及凍結財產命令,老王則可以透過行政爭訟的程序加以救濟。
理事長故意不召開理事會,可以被解任嗎?文: 陳麗雯 律師 出處: https://www.legis-pedia.com/article/lawABC/1357 案例: A是B商業同業公會的新任理事長,在他上任後發出召開第一次理事會議通知,卻在開會前一天臨時告知無法出席,不能召開,但超過半數的理事還是如期出席開...
受中資公司委託研發就一定就會變成是中資的研發中心嗎?出處: https://law.sme.gov.tw/ailt/modules/law/details.php?id=588 案例: A是台灣的寫程式設計晶片的高科技人才,和眾好友成立B公司,專作非國安性的消費性產品,但因公司初期,需花費資金建立團隊及設置公司,只能先找到一...
中小企業慎選股東 利用查帳權使公司陷入重大法律風險出處: https://law.sme.gov.tw/ailt/modules/law/details.php?id=587 案例: A公司於民國80年間成立,實際負責人B,因曾有跳票紀錄,委由C當人頭負責人,並委由D及E當人頭股東,多年來公司財務由B控管,B成立多家境外...
Comments